中国湿地博物馆的校园博物馆又开了一个主题馆,居然让9岁孩子当馆长
能相信9岁的小朋友可以给博物馆当馆长吗?
中国湿地博物馆建设的第二座“校园博物馆”,以蝴蝶为主题,取名“会飞的花朵”,就在近日开始了博物馆馆长的竞聘,而来应聘的都是9岁的小朋友。
原因无它,这个博物馆就开在杭州市行知第二小学内,博物馆的运营、管理、解说,其实都是由孩子们完成的。
小讲解员正在为观众解说蝴蝶知识。
蝴蝶馆里有什么?
中国湿地博物馆蝴蝶馆共展出各类蝴蝶标本900余件,其中蝴蝶标本共13科484种(亚种),蛾类标本4科12种。
整个博物馆就建在行知二小的教学楼里,孩子们下课、午休,走几步就到了展厅,相比中国湿地博物馆本身的大量多媒体展示形式,校园博物馆里则是以大量实物展出为主,辅以科普知识的图文介绍。
其中,一整面的蝴蝶标本墙最壮观,700只蝴蝶标本都用一正一反的形式展出,方便孩子们看到蝴蝶的全貌。蝴蝶是什么、蝴蝶的生理结构、蝴蝶的一生、蝴蝶的保护利用、蝴蝶百态等等,简单易懂的科普文字介绍,能够对比实物,也能和自然科学课本里的知识相对应,这样的展示方式,更注重让孩子们去感受真实的自然之物。
蝴蝶问答的板块,是孩子们的好奇心解答墙,蝴蝶与蛾的区别是什么?蝴蝶喜欢吃什么?蝴蝶会迁徙吗?蝴蝶怎么繁殖?每个国家的国蝶是什么?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。
湿地博物馆的宣教老师开发了蝴蝶主题科普剧、蝴蝶生态学观察、蝴蝶与传统文化、蝴蝶保护与利用四大板块主题课程,作为蝴蝶馆内容的延伸。
孩子们能管好吗?
这已经不是第一个“校园博物馆”了,一年前中国湿地博物馆就联合杭州市文新小学推出首个“校园博物馆”,该馆以生物多样性之贝壳为专题,常设“有‘贝’而来——贝壳专题展”,也是小朋友自己运营的。
一年来,运行效果挺不错。
“有贝而来”中国湿地博物馆贝壳馆资料照片。
举个例子,在“校园博物馆”项目讨论初期,馆方和校方都默契地认为,这是一个开放式的平台,不仅自己学校的孩子可以看,也欢迎学校和公务团体预约参观。当然,这对“校园博物馆”的日常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孩子们管理得都挺不错。
学校会组织“小馆长”和“小讲解员”竞选活动,共同制定日常管理职责,比如做好日常巡查、预约登记、参观讲解等常规工作。馆校双方定期召开的例会,也会邀请在一线工作的小馆长和小讲解员共同参与讨论,对博物馆的陈展、运行、课程开发提出意见。
想知道小朋友管理的博物馆到底怎么样,也欢迎大家去预约看看。(黄翠)